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创办的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曾经是一家传统的图书出版公司。在经历“互联网+”的洗礼后,吴晓波意识到不转型与改变,蓝狮子将举步维艰。2010年蓝狮子启动转型之路,至今,业务规模增加了数倍的同时,业务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是成功的案例,但不是个案。数据显示,近3年,我国传统出版业发展有所趋缓,与此同时,数字出版业发展却欣欣向荣,增速年均达30%以上。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出现了同比下降,而数字化阅读的领先势头越发明显。其中,我国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首次超过50%,达到51.8%,较2013年的41.9%上升了9.9个百分点。
“这个数据代表了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趋势,也是传统出版社转型的一个方向。”多位出版界资深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解读称。
抓住数字出版
近年来,实体书店的日益凋零已向传统出版业发出了预警信号,传统出版业升级和变革势在必行。
在“互联网+”的深刻影响下,新兴阅读出版异军突起。在此背景下,诸多传统出版社借着这股“东风”转型。
中投顾问行业研究员蔡灵表示,如果说7年前,数字出版只是出版企业的一次“试水”,那么7年后,数字出版则是出版企业发展的“救命稻草”。随着PC、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出版业市撤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数字出版业的便捷性、低价性,已俘获了众多年轻读者的“芳心”。
业界普遍认为,数字化阅读的趋势已经确立,但和传统纸质图书相比,如何避免碎片化的数字化阅读,提升读者的深度阅读体验,是今后数字化阅读必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在线和移动阅读的读者比例明显上升,因为阅读方式的局限,“碎片化阅读”的现象还比较普遍。相对传统纸质图书的深度阅读,数字化阅读需要更加深入、系统的阅读体验。
与资本联姻
传统出版行业转型的另一个路径是加大资本运作。
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传统出版单位控股或参股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建设若干家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出版传媒集团。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出版企业上市融资,促进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与出版资源有效对接。
事实上,中国出版业已进入集团化发展和运作的阶段,大批出版、发行集团纷纷组建,不少集团还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发展,出版企业的经济规模和实力有所增长。南方传媒就是其中一员。在2008年启动上市计划之后的第8个年头,南方传媒于2016年2月15日正式登陆上交所。正如南方传媒董事长王桂科所言,资本运作已成为中国出版业的必然趋势,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随着各类资本不断涌入,出版业并购重组风起云涌,出版业上市公司与各类资本联姻的文化产业基金发展迅速。并购重组已成为文化传媒企业拥抱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6年1月15日,中国出版协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提到,2015年中国出版业的融投资较为活跃,资本运营可谓渐入佳境,体现在出版传媒企业股权融资迈出新的步伐。出版类上市公司的股票一跃成为受到广大投资者关注的明星股,这也提升了其在公众中的认知度和品牌价值,促进其图书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