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成为最为火热的词汇之一。记者从昨天开幕的第12届文博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数字出版行业取得巨大进步,各类数字出版企业对版权的重视提升到空前的高度。然而,版权保护依然存在诸多客观难题,可能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
数字版权侵权严重影响行业发展
位于7号馆的参展企业阅文集团由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合并而来。该集团副总裁罗立介绍,阅文培育了玄幻、仙侠、都市、灵异等等十几个网文大类,创造了高达百亿的市场价值,吸引了数亿的读者。然而,这套造血机制在盗版者的掠夺面前,正在步步告急。数据显示,2014年盗版给网络文学行业带来的损失近100亿元。
“作家的心血被盗版者挥霍,正版平台运转受损,直接打击到创作和创新的积极性,妨碍IP版权价值的有效实现。阅文迄今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投诉次数超过2000次,遏制非法侵权作品4万部。法律维权已成为阅文的全年常态。”
与阅文集团类似,同样位于7号馆的参展企业盛大游戏一年到头也几乎都在版权维权官司中度过。盛大游戏公关总监胡昕介绍,初级的侵权者,采取私服、外挂的方式,高级一点的,会拷贝盛大游戏作品人物和道具形象、故事情节等等,最为恶劣的甚至会直接盗取代码进行侵权。盛大游戏经典的“传奇”系列,就是各种盗版的重灾区。
“侵权者严重地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胡昕透露,数字版权侵权的维权工作,存在周期长、取证难等困难,但是盛大游戏依然长期坚持不懈打击盗版,最大一笔维权官司,索赔案值超过亿元。即使这样,赔偿金额依然大大低于企业受到的损失。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已投入使用
更好地保护数字出版企业的版权,技术手段是其中的重要方向。文博会首日,中国出版集团、中文在线数字出版集团、电子工业出版社等30家出版单位及相关机构签订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服务意向书。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经理李昂介绍,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是列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文化发展纲要的重大科技专项,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推动,已经在去年正式投入应用。其核心成果,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管理与服务平台,可提供数字版权认证、授权信息管理、网络侵权追踪等全流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服务。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力求在技术方面解决数字版权保护问题。”李昂介绍。比如,在线阅览版权保护技术,可以实现安全、可靠、便捷地在线阅览,支持用户通过浏览器和客户端在线阅读,同时对数字内容版权进行保护管理;而媒体指纹提取技术,可以从数字内容作品中提取标识作品的特征,达到类似利用人体指纹进行身份管理的目的,为网络视频盗版检测与认证监管以及其他数字内容作品版权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总之,通过该工程,可以有效地解决此前的侵权取证难题。
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不应姑息盗版
除了权利人要提高版权意识、采取技术手段,进一步保护数字版权,也需要行政、司法以及舆论的努力。
陈彦认为,权利人要做好证据保全,一旦发现侵权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收集证据,特别是证明自身损失和侵权方非法所得的证据。行政方面,要做好跨地区的合作,快速地协助跨地区的维权诉求。司法方面,各地区的惩罚标准要尽量保持一致,不能发达地区就重一些,欠发达地区就轻一些。
胡昕则指出,社会舆论也要给数字版权的侵权者施加压力。有时有一种怪现象:一旦腾讯、盛大这种大企业因为小企业侵权而寻求法律解决,就会有“同情弱者”的舆论冒出,认为大企业是在“以大欺小”。
“其实今天大的企业,过去都付出了艰辛的创造,才沉淀了如今宝贵的知识产权。我们鼓励创业和中小企业发展,但不应该姑息盗版行为。对中小企业和草根创业者的盗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此以往会影响中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和最终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