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咨询:010-63396898
电话:010-63396881
地址:北京市 东城区 建国门北大街 金成建国5号
行业新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聂震宁:产业集群思维与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6-08-24 点击:1083


  • 发布日期:2016-08-23
  •  
  • 作者:聂震宁
  •  
  •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2016年第7期

      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是刚刚结束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我国新闻出版业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要在全国建成8~10 家年产值超百亿元并各具特色的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或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园区。迄今为止,通过国家审批运营及在建的国家级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就有14家之多,计有:上海张江、重庆、浙江杭州、湖南中南、湖北华中、天津、广东、西安、江苏、安徽、北京、福建海峡、青岛、江西等。2014、2015连续两年,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全部营业收入都占到全国数字出版营业总收入的 30%以上,其中有8家以上年产值超百亿。近十年来,数字出版产业成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新增点,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则成为数字出版产业的主要部分。

      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之所以取得了预期的初步成效,最重要的一点,是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模式。但是,从产业集群应当实现规模效应、创新效应、竞争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基本要求来考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发展的实际状况与产业集群的基本要求还有较大距离,或者说,目前的状况还没有进入基地建设发展的最好时期,有些基地至今还处于建设起步阶段。“十三五”时期,应当是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成则全行业获大面积丰收,不成则有某些基地将被摘牌,因而,亟须通过产业集群思维来进一步认识基地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

      产业集群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经济学家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在特别的地方,专业化的产业集中”的观点。产业集群概念受到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却是20世纪最后十年的事情。1990年,产业集群作为代表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的专业术语,由哈佛大学著名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其《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广泛兴趣。

      自波特提出产业集群概念并于1998年对这一理论做了系统阐述之后,国际学术界对于产业集群理论,做了多维度、多因素、多成因、多实效的大量研究,尤其在创新环境、战略机会、区域要素、市场优势、非业务制度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产业集群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欧美国家实业界已经有了比较长时期的实践。美国曼哈顿金融业集群和英国伦敦金融业集群,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产业集群、迪士尼娱乐产业集群、百老汇戏剧产业集群,英国的伦敦西区演艺产业集群,日本的东京动漫产业集群,瑞士的精密仪器产业集群,德国的汽车产业集群,意大利的制革产业集群等,都是成功的范例。英国一直在推进文化产业集群建设。2011年,35.5%的文化产业集群聚集到伦敦,50%的音乐视听产业集群分布在伦敦,23.6%的软件创意产业集中在英国东南部,表明英国文化产业集群基本成型并走向成熟。在高科技行业,自美国硅谷模式成功之后,通过企业集聚发展高科技产业在世界上更是成为一股风潮,各种名目的科技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我国北京中关村IT产业集群的成功实践,也有力证明了高科技产业集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便是传统行业,我国不少地区也通过产业集群理念发展特色经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在浙江省,典型的集群有温州的低压电器集群、鞋业集群,嵊州的领带业集群,大唐的袜业集群,绍兴的轻纺业集群,宁波的服装业集群,海宁的皮革产业集群和义乌小商品批发集群等,都是特色效益突出的实例。

      深圳作为新兴城市,在建设之初,就注意到产业集群发展,经过30多年,现在已经形成了若干产业集群的城市经济特色。深圳的产业集群目前主要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深圳第一大工业产业)、生物工程产业集群(生物工程是当前发达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集群(金融是深圳经济发展的立家之本,一直占到GDP的两位数)以及传统产业集群(主要是服装、皮革、黄金珠宝、机械、家具、玩具、印刷、钟表等8个主要传统产业)等。此外,深圳的文化服务产业集群也已经形成,就拿书店业建设来说,现在已经做到一区一书城,正在大力推进一社区一书吧的建设,这是典型的文化服务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

      我们说产业集群主要是一个实践问题,还有许多重要的实践例证。例如,早在波特提出产业集群概念之前,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就已经体现了集群的特点。曼哈顿金融业、好莱坞电影产业、百老汇戏剧产业等都发端于20世纪初叶。在1976—1986年的10年间,为了振兴城市经济和文化产业,全美国竟然建设了250个会议中心、体育馆、社区中心和艺术中心,总耗资100亿美元。应当说,这250个中心为美国文化服务产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基础。美国各种中心的大规模建设,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我国也有过一个时期规模较大的各种中心建设,招致过舆论的批评,现在的问题是要千方百计让这些中心运作起来,使这些中心建设成为未来文化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不能成为中心“门虽设而不常开”,把过度建设、铺张浪费彻底坐实。

      二、关于产业集群思维

      政府或民间组织主导下的产业集群式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地区经济振兴的惯常思路。特别是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通常是由政府或民间组织规划建设,通过控制产业基地招商定位,吸引新兴行业相关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生产业聚集、规模、竞争、集约效应。在我国,有过成功案例,也还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特别是在政府过度主导而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也出现过若干无疾而终的产业集群建设案例。为此,讨论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建设,我们应当尽可能形成产业集群思维。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和实业界的实践,归纳起来,产业集群思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是产业集群应当努力形成的若干特征,二是产业集群应当努力获得的若干优化。

      产业集群应当努力形成的若干特征,主要是6个方面:(1)公共资源共享是产业集群标志性特征,这是所有成功的产业集群的重要标志;(2)创新体系完善是产业集群的必要特征,产业集群必须积极引入技术创新,开展技术创新的相关体系的构建;(3)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是产业集群的特征,中介服务在产业集群中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可以获得自身的集约化发展;(4)金融业内置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性特征,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一旦有了融资上的便利,往往能够获得规模经济效益;(5)政府的财税激励和政策帮扶机制是产业集群最具感召力的特征,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政府都曾经在这些方面提供过支持;(6)创建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是产业集群管理者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小企业往往资源有限,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集群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是他们最乐于参与共建的项目。

      产业集群正因为具有上述若干特征条件,才可能获得若干优化的效应,也主要是6个方面:(1)产业集群要通过差异化定位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产业集群需要政府干预的动态优化,最为忌讳的是政策和资金支持的短期性;(3)产业集群内部要尽可能构筑形成产业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4)产业集群要制定并完善建设规划,通过规划的稳定性来避免建设上的重复和混乱;(5)产业集群要形成内部中介服务体系,这是集群建设不可或缺的条件;(6)产业集群要通过平台建设,确保入驻企业享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

      综览各国各地区成功的产业集群建设,大体上都能够体现上述若干特征和效应。譬如美国纽约百老汇文化产业集群,作为戏剧产业园,一共有40家剧院入驻经营,园区同时形成了与戏剧相关的创意、表演、制作、营销、培训、投融资等产业体系,从20世纪之初一直发展到现在,尽管期间经历过经济萧条、金融危机等,园区经营管理却一直稳定进行。又譬如韩国,他们为了推动网络游戏产品开发,从新世纪开始政府每年投入500亿韩币补贴企业的产品开发,此外还予以税收优惠,推动相关高校的教学内容结构改革以适应网络游戏的人才需求,因而使得韩国的网络游戏产品在世界上一度居于比较突出的地位。现在我国加大了文化产业政策资金扶持的力度,网络游戏产业很快就迎头赶上,甚至超过了韩国,直逼美国。再譬如,许多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政府出资扶持中小企业,然后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情况,设立发展基金,有力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日本中小企业有一个金融公库,是为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加拿大有发展银行,德国有复兴银行和平衡银行,韩国设立信息化基金和文化基金。这些金融机构和基金项目,主要为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服务,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对经过评估确认的风险企业实行各种税制优惠政策,减少甚至减免企业的税务负担。如此等等,都可以看成是产业集群的特征、效应的突出例证,值得我们在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发展中借鉴。

      三、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与对策

      建设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创业历程,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和勇气;借鉴国际产业集群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理论启示和实践经验。回顾既往的初步成就和不足,放眼国际产业集群建设的实际,深入理解产业集群思维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规律,可以初步总结出以下6个方面的主要经验和对策。

      1. 切实做好基地建设框架的顶层设计

      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是原新闻出版总署授牌的第一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也是第一家在高科技园区设立的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基地创建之初,即确立了公司制的运营模式、入驻标准及招商计划和公共服务设计。基地由上海张江数字出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营。基地内公司完全采用现代企业法人制度,通过设立入驻标准和招商,有针对性地引入具有引领作用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并将政府政策、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等各种资源引入到基地,实现和企业的对接,减少企业发展的成本,加速企业的发展速度,打造完整的数字出版产业链。基地聚集了盛大集团(包括盛大文学、盛大游戏等)、上海方正、中文在线、聚力传媒、世纪创荣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和其他中小数字出版企业300多家。此后,又吸引了“复合出版”“盛大彩虹城”“书香上海数字阅读”等重大项目,“中华字库”“中国数字出版网”等重点项目的落户,以及“新华E店”“辞海天下”“云中书城”等平台建设。在版权服务方面,上海版权服务平台落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目前张江基地的数字出版产业产值在14家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排名第一。这不仅得益于“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也得益于基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政府服务、版权服务、技术服务、人才服务和金融服务等方面,基地都较早做了顶层设计。

      还有若干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都在建设之初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地的系统功能,建设包括公共服务、技术研发、企业孵化、人才培训与交流平台等数字出版产业平台,以期为进驻基地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与服务。湖南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提出建设产业发展、运营技术、内容营销及公共服务等数字出版四大平台,以建设湖南数字出版的完整产业链。众多国家数字出版基地都建立了功能分区。其中,以江苏数字出版基地(原包括南京、苏州、扬州、无锡,现增加镇江)的功能分区架构最为突出,其中南京园区以南京雨花经济开发区为核心区,主要发展数字出版内容,同时还延展覆盖了 70 平方公里的整个软件谷,主要发展软件技术;苏州园区重点发展数字网络游戏产业;扬州园区聚焦电子纸、电子阅读器、电子书包生产;无锡园区把重点放在物联网及动漫产业的发展;去年底揭牌的镇江园区则将重点放在数字教育出版。浙江杭州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立了滨江数字出版核心园区、杭报数字出版园区、中国移动手机出版园区、中国电信数字阅读园区、华数数字出版园区、数字娱乐出版园区、滨江动漫出版园区、人民书店数字出版园区等八大功能园区。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则正在采用“一中心、多园区”的顶层设计建构不同园区的功能,同时正在开展服务全国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的总部基地建设的规划。

      我们特别希望引起注意的是,产业集群的顶层设计通常应当突出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就数字出版基地的集群发展而言,应当包含“数字”“出版”和“商业”三个部分,“数字”部分是公共技术平台(工具库、数字积件资源库、中间件、云计算、数字媒体制作硬件设施)、版权保护技术、交易结算、大数据。“出版”则主要是版权原始资源、创意设计方案、二次创作和制作、营销发行、版权保护及交易等。“商业”则是推广联盟、发行渠道、广告联盟、增值服务整合等背后的支持系统。同时,还要有人才培养、金融、创投等服务业规划。这些都是基地建设之初必须做好的顶层设计。

      2. 政府应当在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中有更大作为

      作为第一家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目前取得了比较突出的业绩,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一直受到原新闻出版总署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在每年都要召开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上海市人民政府部市合作联席会议”上,上海张江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建设一直是该会议的重要内容。通过“部市合作”机制,基地充分利用“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致力于打造成示范园区,为全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提供示范效应。上海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推动张江基地的发展和扩建。上海市政府曾颁布《关于促进本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整合梳理了数字出版企业能够享受到的财政、税收、人才、版权、投资金融等政策资源,该《意见》也是国内首个省级政府数字出版政策文件。浦东新区也先后发布《关于建立“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的通知》和《“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政策》,为数字出版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浦东新区政府从2008年开始,每年投入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扶持数字出版基地的发展。为了让基地的公司发展壮大,鼓励一些龙头企业“走出去”,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在2010年同交通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入驻张江的数字出版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截至目前,该合作协议已实际授信49亿余元人民币。

      政府政策一直是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几年,随着原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不少国家基地所在地政府《关于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引导目录》等政策的发布,有力推动了数字出版产业的集约化发展。这些产业制度建设分别从财税优惠政策、贸易保护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政府服务管理政策、地理区位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支持了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发展。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至今还有不少数字出版基地,包括一些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在内,有授牌而无政策资金,有政府文件并无顶层设计,有政府规划而无政策资金引导。有一种观点以为,只要政府批准就算是“政府引导”,说一句“市场机制”就不能再依赖政府政策。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许多发达国家的政府都在制定自己的产业集群战略,安排政府引导资金,推动产业集聚,努力通过集群战略,提高本国、本地区在全球化市场中的竞争力。虽然,集群是产业内部企业按照市场规律,通过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形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无所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如何介入本国、本地区的产业集群建设,如何引导区域产业集群发展,以及政府介入的方式和深度应如何掌握,一直是产业集群研究界关注的重点。

      3. 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应当重点实行差异化发展

      差异化发展是所有企业发展的不二法门。差异化是创新竞争的重要手段,差异化是品牌打造的基本策略,差异化是集约化经营的主要支撑。即便像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建设与发展,看似把上海在数字出版方面所拥有的主要优势都囊括其中,差异化并不明显,而这种集大成的特点本身就是上海作为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国际中心的特点,这就是张江基地的差异化。可不少地区,如果也像张江基地这样实行集大成发展,捡到篮子里都是菜,愿进基地的企业都能来,恐怕难成大气候。许多基地都在重点打造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和动漫等品牌,但究竟自身拥有哪些优势并不清晰,基地所在的地方文化资源和市场特色也比较模糊,因而很容易造成盲目发展,同质化竞争。现在,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坚持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大气候;湖南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持之以恒发展动漫,已经形成难以撼动的竞争优势。这些,都应当看成是差异化发展取得的必然成效。

      2015年11月,江苏睿泰数字出版产业园在江苏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镇江园区正式开园。这是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唯一的民营经营管理的园区。睿泰数字技术集团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数字课件和富媒体电子书制作的民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优秀的在线教育和数字出版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该企业2014年联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成立“数字教育出版研究中心”,被授予国家级数字出版创新基地。2012年,江苏睿泰数字出版产业园获批由睿泰投建、管理、运营。睿泰数字技术集团坚持差异化发展、垂直化结构,围绕“数字教育”做定位,因而,整合资源和打造共性平台的目标十分清晰。产业园聚焦数字教育出版领域,集聚了下游分包企业、上游合资和合作机构;引进国际数字教育内容与教育科技产品,强化本地化二次开发、展示、售后服务;引入国内代表型数字媒体教育机构、出版传媒机构、数字内容制作企业、技术和网络提供商、版权投资运营机构、发行机构等,由园区提供数字教育出版公共技术平台服务、版权投资运营服务等中介服务;全园区致力于打造数字教育内容与教育科技产品引进、融资、再创新、发行等一体化的数字教育出版产业链。半年的时间里,江苏睿泰数字出版产业园就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绩,例如,基地的数字教育版权交易中心,已经有3000多件合作版权内容,合作伙伴包括欧洲、美国、澳洲、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发行渠道有60多家互联网教育平台和20多家教育信息化公司,目前版权经营收入已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年内收入可过亿。产业园正在与IBM合作建设教育云和出版云的综合解决方案和大数据平台,一期工程预计2016年11月竣工,目前数据中心已在园区运行,承载在线项目已有十多个。与此同时,产业园的各项服务措施也在努力跟上。数字教育产业基金一期1.8亿元已经设立。进入版权金融服务合作银行有7家。最近产业园准备召开分包商大会,有全国250家数字媒体创意制作企业会参加,这是产业园延伸出来的合作模式,可以拉动上万人参与的创意、制作、推广、运营、广告、增值服务的业务。

      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和江苏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睿泰数字出版产业园属于两种建设发展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更应该为各地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发展所借鉴。在产业集群的建设中,简单地走基地搭台、企业唱戏的路子不可能长久,而应当是基地和企业一起来谋划搭台唱戏。数字出版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完成初期热情滥觞阶段,现在应当进入理性发展阶段。所谓理性,就是按照市场规律和企业经营管理法则去办事,数字出版基地要进一步坚持按照市场规律和企业经营管理法则谋求发展。

      4.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应当成为数字出版基地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

      数字出版基地应当具有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主要是:要使基地内品牌企业、项目不断地通过创新保持领先地位;要推动企业不断开展创新活动;要不断地孵化新创办的企业,基地应当辟出创客空间;要尽一切可能与周边大学形成体系性的技术创新合作。总之,基地应当从若干方面构建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

      特别是要设法将大学纳入基地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大学能为基地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研究成果,大学还将培养大量技术人才、创意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业管理人才,创新并扩展集群的文化氛围和创新空间,在文化创新上也天然具有强劲的辐射能力。大学的创新能力往往具有前瞻性,能够引导消费者对动漫、游戏、移动产品需求的快速变化,这是数字出版很重要的创新资源。同时,大学本身也可以作为风险投资主体参与对孵化企业的投资和运营,大学校办企业和科技园的创新网络对吸引风险投资往往能起到一定的信用担保和信息发布作用。大学支撑创新创业,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美国的硅谷和斯坦福大学。那里的学生们被寄予创新创业的期望,他们在校外承担研究任务并创办公司,成为新技术创新者。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毗邻的高校聚集区,一直有着众多中小型风险投资中介集聚在那里,如创新工场、车库咖啡、3W 咖啡等,因为大学目前还算是信用度比较高的机构,投资中介在高校聚集区经营成功率比较高。上海复旦大学国家科技园、同济大学科技园等都是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重要技术支撑。现在,我国教育系统对大学支持创新创业也提出了要求。2014年初,北京市正式对外发布《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鼓励高校教授和在校学生的创业活动,并给予一系列政策支持,这也为高校的数字出版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型大学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催化剂。

      5. 人才队伍建设应当成为数字出版基地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作为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数字出版基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人才服务工作机制是基地创新发展的核心内容。加大基地企业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创新,对于提升产业集群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地集中的是一批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企业,特别需要企业人才服务工作的支持。如果基地管理部门没有及时创建一个促进产业集群企业人才服务工作创新机制的平台,势必导致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缺失,导致产业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不足。为此,基地要建设为企业引进、推荐和协调特殊人才的平台,让入驻企业经常接到各类特殊人才信息,从而可以提出吸纳的意向。同时,基地还可以设立就业创业人才培训、培养平台,为各类寻求就业创业的人才提供机会。这两个平台,应当成为基地获取政府支持、实行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借此做好基地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基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 创建和完善数字出版基地公共资源服务平台

      数字出版首要的公共资源服务就是版权保护。我国数字网络版权的侵权盗版已经到了不能再容忍下去的地步,这是今年国家版权局召开的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大会形成的一致共识。可是,数字网络版权保护的技术要求很高,投入成本将很大,肯定不是一两家企业能够做到的。可是,数字出版基地通过集约化的运作,有望能够做到。在技术方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已经基本完成网络版权保护认证的技术研发,贵州的中云文化大数据公司的“版权云”建设项目已经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这些都是版权保护的利好消息。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完全可以利用好这些先进技术和大数据建设,采取集约化中介服务,成立专门机构,对基地入驻企业的版权给予保护,这一举措势将受到这些企业的拥护,基地入驻企业的凝聚力必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在数字出版基地的公共资源服务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例如,基地可以通过制订各类共享机制来规范入驻企业,在入驻企业中间形成协商交流的共处模式。基地内部,应当可以建立协会组织、利益共同体组织,规范基地内部各种创新和交流,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信息的交流共享,维护市场环境的公平公正。尤其是可以通过建立内部的专业团队,帮助入驻企业打知识产权官司,包括提供一定的法律服务和援助,都是许多创新型小企业亟待获得的公共资源服务。

      除了上述若干服务之外,数字出版基地的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还要在资金流、信息流和人才流等方面有所作为。这需要基地经营管理部门投入更多的力量。总之,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决不会只是基地经营管理部门的公益性支出,作为一种集约化发展必备条件,有多少投入就有相应的多少回报,这要从基地整体收益和长期发展来评价。即便从算术式计算也能得到令人鼓舞的评价,何况产业集群的集约化服务,获得的必然是几何级数的回报。

      产业集群发展虽然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实践,可在我国还只有30年左右的初步尝试,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还是最近十多年来的事情,得失评价不一。其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更是一个新生事物,尽管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可是距离规模化发展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希望能通过实事求是的讨论,总结经验和不足,深化认识,深入实践,在“十二五”时期建立起来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在“十三五”获得阶段性的更大成效。

友情链接 : 百度新浪深圳点通
展开